Seminar of Psychodynamic Psychiatry

1. 認識科學主義下的「心理學」與「精神醫學」。 

2. 了解精神動力學派、客體關係理論、自體關係理論的發展與內涵。 

3. 整合神學與各治療理論。 

4. 如何在關懷他人的身心痛苦時,帶入基督教的信仰。

開課教師:

王仁邦、張雅惠

開課單位: 推廣教育中心
開課狀態: 開課(不可旁聽與報名)
授課班級: 推廣教育
授課教室: 201教室
授課模式: 遠距教學課程
類別:
學分: 3
上課時間: 周五 18:40-21:30
修課條件:

課堂讀書報告(60%):依指定書目進行課堂口頭報告
期末口頭報告(20%):選擇神學與治療理論的整合主題撰寫專題報 告,分享專題報告的大綱與參考書目(繳交書面大綱與參考書目)
期末作業(20%):撰寫專題報告,至少 3000 字

評量方式:

課堂讀書報告(60%):依指定書目進行課堂口頭報告
期末口頭報告(20%):選擇神學與治療理論的整合主題撰寫專題報 告,分享專題報告的大綱與參考書目(繳交書面大綱與參考書目)
期末作業(20%):撰寫專題報告,至少 3000 字

課程目標:

1. 認識科學主義下的「心理學」與「精神醫學」。
2. 了解精神動力學派、客體關係理論、自體關係理論的發展與內涵。
3. 整合神學與各治療理論。
4. 如何在關懷他人的身心痛苦時,帶入基督教的信仰。

課程介紹:

精神動力學專題
Seminar of Psychodynamic Psychiatry

指定教科書:

1.N. Gregory Hamilton 著。《⼈我之間-客體關係理論與實務》。楊添圍與周仁宇譯。台北 市:⼼靈⼯坊,2013。
2. Melanie Klein。《嫉羨與感恩》。呂熙宗劉慧卿合譯。台北市:心靈工坊,2005。
3.Donald Kalsched 著。《創傷的內在世界》。彭玲嫻等合譯。台北市:心靈工坊,2018。

延伸閱讀書單:

1. 葛林‧嘉寶著。《動力取向精神醫學-臨床運用與實務》。李宇宙等譯。台北市:心靈工 坊,2007。
2. 葛林‧嘉寶著。《長期精神動力取向心理治療-基本入門》。陳登義譯。台北市:心靈工 坊, 2006。
3. Elizabeth L. Auchincloss。《精神分析的心智模型》。陳登義譯。台北市:心靈工坊, 2020。
4. 張雅惠著。《魯益師的歸信與悲傷:兼論融入客體關係敘事取向教牧輔導之應用》。新北 市:橄欖、台神,2023。 5. Lavania Gomez 著 。《客體關係入門—基本理論與應用》。陳登義譯。台北市:五南出版 社,2008。(已絕版) 6. Anthony Bateman & Jeremy Holmes 著。《當代精神分析導論-理論與實務》。樊雪 梅與林玉華譯。台北市:心靈工坊,2017。
7.Melanie Klein。《愛、罪咎與修復》。呂熙宗等合譯。台北市:心靈工坊,2009。

靈性塑造力:
教牧領導力:
表達宣講力:
聖經詮釋力:
神學思辨力:
歷史傳承力:
整合實踐力:
社會關懷力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