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督教神學基礎研究課程,針對「認識上帝」與「認識人」相互關連 的主題,介紹基本神學概念與方法,以神學名著選讀為材料,通過閱 讀原典與相互討論學習神學思考方式,並配合神學分科研討建立研習 神學的基本方法。 

1. 認識神學概念方法。
2. 學習閱讀神學名著。
3. 建立神學思考方式。

開課教師:

梁越美老師

開課單位: 神學研究所-神學研究道學碩士班
開課狀態: 開課(可旁聽與報名)
授課班級: 神研道碩班(一)
授課教室: 207教室
授課模式: 一般面授課程
類別: 必修
學分: 3
上課時間: 每週二8:00 - 10:50
修課條件:

1.數位媒體或社群網站呈現(10%):以聖經經文、神學家思想、見證 故事為題材,每週發佈一則網路牧養或宣教訊息,例如: IG/FB 限 動、Reels、YT Shorts、15 秒短片、圖文、LINE/WeChat 訊息……等 等。請加老師的 IG、FB。請於每次上課前一天晚上 11:59 以前發布。
2.讀書報告(口頭報告)20%
3.神學反思 20%
4.期末作業 50%

 【口頭報告要領】
1. 請使用 PPT 作口頭報告。
2. 神學反思 5 分鐘,最多呈現三個轉折點。讀書報告 10 分鐘,使用 條列式陳列重點。
3. 讀書報告分成「內容要點」與「心得回應」兩大部份,務必帶有 「對話」的精神。
4. 聽者的注意力有限,重點精簡而呈現清楚,只有熟悉內容的人才 知道如何精簡取材並清楚表達。
5. 報告時請使用自己的語言,發揮創意,力求生動傳神。
6. 請勿朗讀手稿,直接引述書本也應盡量避免。
7. 請勿貪心而想要涵蓋廣闊,報告品質的優良在於精要深入,剪裁 得體是優良報告的必要條件。
8. 請記得當你坐在下面時期待聽到什麼樣的報告,就做什麼樣的報 告。

評量方式:


課程目標:

基督教神學基礎研究課程,針對「認識上帝」與「認識人」相互關連 的主題,介紹基本神學概念與方法,以神學名著選讀為材料,通過閱 讀原典與相互討論學習神學思考方式,並配合神學分科研討建立研習 神學的基本方法。 

1. 認識神學概念方法。
2. 學習閱讀神學名著。
3. 建立神學思考方式。

課程介紹:

神學導論
Introduction into Theology

指定教科書:
1. 林鴻信。《認識上帝與認識人的九個探險》。台北:校園,2011。
2. 奧古斯丁。《懺悔錄》。周士良譯。台北:台灣商務,1998。
※請注意:第二次上課之前完成閱讀《懺悔錄》第一章。
3. 路德。《路德選集上》。徐慶譽、湯清譯。香港:基文,1968。(路德。《基督徒的自由(附路德講道詞八篇)》。和士謙、陳建勛譯。香港:道聲,2004。
延伸閱讀書單:
1. 巴斯噶(B. Pascal)。《巴斯噶冥想錄》。劉大悲譯。台北:志文,1985。
2. 布朗(Peter Brown)。《希波的奧古斯丁》。錢金飛、沈小龍譯。北京:中國社科,2013。
3. 阮肯(D. Runcorn)。《你也能享受靜默》。萬海生譯。台北:校園,1995。
4. 周偉馳。《奧古斯丁的基督教思想》。北京: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,2005,2009。
5. 周聯華。《今日教牧事奉的裝備》。香港:浸信會,1987。(周聯華。《上帝呼召之貫徹》。台北:基文,2001,2010。※2010 版的《上帝呼召之貫徹》內附:《今日教牧事奉的裝備》)
6. 林鴻信。《系統神學》(兩冊)。台北:校園,2017。
7. 林鴻信。《神學人中文書目》。台北:禮記,1994。
8. 威爾斯(Garry Wills)。《落入塵世的亞當―真理追求者聖奧古斯丁》。宋雅惠譯。台北:左岸,2002。
9. 飛利浦斯(R. M. Phillips)。《聖奧古斯丁》。董家範譯。台北:天恩,2005。
10. 格蘭茲,奧遜(Stanley Grenz & Roger Olson)。《誰需要神學?》。陳玉棠譯。上海:同濟大學出版社,2012。
11. 莫特曼(J. Moltmann)。《耶穌基督—我們的兄弟,世界的救主》。林鴻信等譯。台北:台神,1992,2009。
12. 麥葛福(Alister McGrath)。《再思因信稱義》(Justification by Faith: What it Means for Us Today)。曹明星譯。台北:校園,1999。
13. 麥葛福(Alister McGrath)。《基督教神學手冊》。王瑞琦、劉良淑譯。台北:校園,1998。
14. 麥葛福(Alister McGrath)。《基督教神學原典菁華》。楊長慧譯。台北:校園,1998。
15. 奧古斯丁。《奧古斯丁選集》。湯清、楊懋春、湯毅仁譯。香港:基督教輔僑出版社,
1962。
16. 奧古斯丁。《獨語錄》。 成官泯譯。上海:上海社會科學院,1997。
17. 楊牧谷。《讀書這玩意兒》。台北:校園,1985,1990。
18. 路易斯(C.S. Lewis)。《反璞歸真》(Mere Christianity)。汪詠梅譯。台北:五南,2016。
19. 魯益師(C.S. Lewis)。《我如何思考基督教—認識魯益師返璞歸真的信仰》(Mere
Christianity)。徐成德譯。台北:校園,2021。
20. 諾雷斯,潘克特(A. Knowles & P. Penkett)。《奧古斯丁圖傳》。李瑞萍譯。北京:北京大學出版社,2007。
21. Brown, Peter. Augustine of Hippo. A Biography. New Edition. Berkeley & L.A.: University ofCalifornia, 2000。
22. Dunn, J.D.G. and A.M. Suggate, The Justice of God. Grand Rapids: Eerdmans, 1993.
23. Jeremias, J.。《新約聖經的中心信息》。葉約翰譯。台北:永望,1982。
靈性塑造力: No
教牧領導力: No
表達宣講力: No
聖經詮釋力: No
神學思辨力: No
歷史傳承力: No
整合實踐力: No
社會關懷力: No